內容摘要:
關鍵詞:營商環境;成都;高質量發展
作者簡介:
成都市社科聯(院)、成都市金沙智庫研究會聯合召開“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成都營商環境建設”研討會。 成都市金沙智庫研究會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曾江 趙徐州)12月14日,成都市社科聯(院)、成都市金沙智庫研究會聯合舉辦“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成都營商環境建設”研討會,會議旨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四川省委十一屆十中全會以及《成都市強化創新突破建設穩定公平可及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實施方案》精神,切實將優化營商環境與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高效結合,凝聚各方力量,貢獻學術智慧,助力成都高質量發展。
成都市社科聯(院)黨組書記、院長姚凱,成都市社科聯(院)副主席、副院長閻星出席會議。來自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四川省委黨校、成都市委黨校、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成都市經濟發展研究院、成都市工業經濟和信息化研究院、成都市社科聯(院)等學術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從數據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文化環境、服務環境等方面為成都市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出對策路徑。
首先,數據環境方面,與會專家學者提出,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成都要建立數字化營商環境,聚焦數字化轉型背景下中小企業發展需求,將疫情防控以來出臺的一系列階段性惠企幫扶政策相銜接,構建起長短結合的多層次政策體系,助力經濟治理由經驗型轉向數據型、由定性目標轉向定量目標、由粗放調控轉向精準調控,為高質量發展積蓄力量。其二,市場環境方面,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成都應當建立“尊商重商優商”公平的市場環境和寬容失敗的創新環境,繼續落實一系列“尊商重商優商”政策和舉措,優化企業的發展環境,促進城市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其三,法治環境方面,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法治就是營商環境”,法治是一個城市文明化程度的重要標志,成都應著重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打造法治成都、誠信成都。其四,文化環境方面,與會專家學者認為,可以通過提取、篩選和整合成都市獨特的自然、歷史、民俗傳承中特定的營商文化資源,從個性化的定位、視覺形象設計和整合傳播等過程對成都營商形象和品牌進行整體塑造。培育成都的營商地標,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文化因素,建立積極向上向善、打動人心、匯聚人氣的營商文化體系。最后,服務環境方面,與會專家學者提出,政府應承擔好“全程服務者”角色,積極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多更細致更周到的服務,優化提升“城市大腦”等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功能,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需求,促進“線上線下”文明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