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報刊投稿 微博平臺

                         首頁 >> 智庫中國
                        一帶一路深化中國與中東地區的合作關系
                        2022年12月01日 09:0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婀娜 字號
                        2022年12月01日 09:0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婀娜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近期,德國國際政治和安全事務研究所(SWP)等智庫的研究成果資料顯示,當前中東國家謀求戰略自主,展現出對華友好的傾向。與此同時,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助力中東地區的穩定與繁榮,也有助于推動中東實現真正的、可衡量的增長,雙方可以實現互利共贏。

                          德國智庫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為中東地區帶來和平。伊朗和伊拉克兩國歷史上第一條鐵路即薩拉姆奇—巴士拉(Shalamcheh-Basra)鐵路線即將完工,該鐵路通往敘利亞和黎巴嫩,并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南部走廊的一部分。此外,其他與伊朗斷絕關系的海灣國家,如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科威特,已經恢復了與伊朗的聯系。德國智庫認為,如果不是中國明確表示伊朗是大歐亞伙伴關系不可或缺的支柱,在中東發揮著潛在的穩定作用,并且是其運作的關鍵樞紐,這一突破將是不可能的。

                          2022年8月,德國媒體就中阿關系作出過判斷,即中國正在穩步拓展與中東的關系。多年來,中國與中東的關系一直在加強,中東地區作為中國原材料供應國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例如,沙特阿美(Saudi Aramco)不僅是中國重要的能源供應商,而且在推動中國向替代能源轉型方面發揮了作用。中國與沙特阿拉伯于2016年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近年來,雙方合作范圍不斷擴大,擴展到能源貿易、基礎設施、通信、高科技、工業、金融、交通、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投資。德國智庫的相關研究表明,沙特阿拉伯的政治和經濟精英越來越認為中國是一個新興的超級大國。中國的政治模式“避免了政治動蕩,并與穩定和經濟增長聯系在一起”,贏得了沙特阿拉伯精英和普通民眾的青睞。同時,中國還從阿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塔爾和科威特購買能源商品,并在基礎設施建設、電信和技術等領域與這些國家開展合作。

                          無論是德國智庫還是德國主流媒體,都較為一致地看到了中東地區的親華趨勢,并且認為這一轉向是完全有道理的,其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中國促進了中東地區的和平和穩定。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阿拉伯國家之間實現了歷史性的諒解、融合與發展。新一代的阿拉伯國家領導人已經逐漸要擺脫“能源換安全”的桎梏,而開始尋求自己的地區繁榮。第二,一些西方國家將沙特阿拉伯和其他國家用作其地緣政治武器庫中的“石油地緣政治”和“創造/部署恐怖主義”的鋒利武器的圖謀已表明,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幾乎沒有為碳氫化合物燃料留下任何空間。第三,與中國共同奉行更為明智的能源政策。中國與合作伙伴一起提出了更加理智的能源愿景,沙特阿美表示,“繼續確保中國的能源需求仍然是我們的首要任務——不僅是未來五年,而是未來50年乃至更長時間”。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中東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沙特阿拉伯越來越意識到需要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尋求確保實現長期的成功,而非維持短暫生存,“石油地緣政治時代”已經結束。中東地區面臨的新現實是致力于實現真正的、可衡量的增長,重點是連通性,即修建鐵路和打造工業走廊。石油和其他商品價格越來越多地受到國家和人民可衡量的需求的影響,而非投機者的短視推動。顯然,正是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中東地區走上了這條正確的道路。該地區的一些國家認為自己過于依賴西方,而中國正在為其提供多樣化和對沖的機會。此外,由于歐美國家給伊拉克、阿富汗和其他國家帶來各種沖突,該地區對歐美國家的印象也相當負面,與中國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外交敘事方式形成了鮮明對比。

                          基于此,筆者認為中國未來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與中東國家展開合作。一方面,加強雙方合作的廣度與深度,占領技術制高點,推進國際制造能力合作,廣泛涉及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投資便利化、核電、航天衛星、新能源、農業、金融等領域。另一方面,中國應繼續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內推進與阿拉伯國家聯盟和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的合作。這兩個組織在推動中東地區區域一體化進程、維護該地區共同利益、推動成員國政治經濟一體化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本文系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項目“‘新文科’視域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探究”(C2021255)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

                        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關銳)
                        內容頁廣告位-中國與世界.jpg

                        回到頻道首頁
                        中國社會科學院概況|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簡介|關于我們|廣告服務|網站聲明|聯系我們
                        中國社會科學院概況|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簡介|關于我們|法律顧問|廣告服務|網站聲明|聯系我們
                        利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