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報刊投稿 微博平臺

                         首頁 >> 社科關注
                        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的內在邏輯
                        2022年12月01日 08:0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許川川 王永貴 字號
                        2022年12月01日 08:0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許川川 王永貴

                        內容摘要:應將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貫穿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奮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關鍵詞:

                        作者簡介: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蘊含于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統一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融入于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具有深刻且清晰的內在邏輯。面向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應將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貫穿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奮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這一科學論斷內涵豐富、邏輯嚴密,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要求、戰略目標、時代價值和世界貢獻。深入領會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的內在邏輯,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最本質的特征。一方面,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政治保證。中國共產黨順應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科學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努力滿足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科學擘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宏偉藍圖,確定“主框架”、描繪“作戰圖”、制定“進程表”,持續優化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部署和系統布局,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堅強領導核心。另一方面,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正確方向。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等理論命題和實踐課題,指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方向。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必須繼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使我們黨始終成為全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五位一體”統籌推進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方向。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各領域的建設和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五個目標體現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各領域的要求,構成了一個系統性的目標體系,彰顯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愿景。另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提出了各領域的創新舉措。經濟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通過完善經濟體制、優化產業體系、提高開放水平等有效舉措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政治建設要求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明確要求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發展協商民主、積極發展基層民主、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從而切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文化建設要求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社會建設要求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增進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完善分配制度,防止兩極分化,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我國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那種損人利己、充滿血腥罪惡的老路給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深重苦難。”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獨立自主,通過“走自己的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從而實現了對西方現代化理論的全面超越,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一條以資借鑒的現代化道路。面對一系列世界性的難題,中國式現代化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同時,也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倡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拒絕恃強凌弱、零和博弈,為解決世界性難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式現代化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更大力量,為世界各國人民帶去更多福祉和希望。

                          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貢獻。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成果,更是中國式現代化對世界文明版圖的拓展和升華。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在內容上相互貫通,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從道路角度來說,人類文明新形態是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于一體的進步形態,實現五個文明之間的協調發展、整體推進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基本要求。從古至今,只有中國式現代化真正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彰顯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從世界文明角度來說,人類文明新形態是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明新樣態。它既是中華文明的嶄新形態,也為世界文明的發展、進步、交流、融合注入了新的力量。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致力于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開創了人類文明新的理論形態和實踐形態,為人類文明的發展與進步作出了卓越貢獻。

                          總之,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蘊含于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統一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融入于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具有深刻且清晰的內在邏輯。面向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應將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貫穿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奮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本文系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研究專項課題“百年大黨堅持‘人民至上’理念研究”(22ZXYB002)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師范大學基地研究員)

                        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關銳)
                        內容頁廣告位-中國與世界.jpg

                        回到頻道首頁
                        中國社會科學院概況|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簡介|關于我們|廣告服務|網站聲明|聯系我們
                        中國社會科學院概況|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簡介|關于我們|法律顧問|廣告服務|網站聲明|聯系我們
                        利发app